主編解讀|GB/T 35609-2025《綠色產品評價 防水與密封材料》國家標準解讀
2025-06-20 08:44 已被瀏覽 502 次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35609-2025《綠色產品評價 防水與密封材料》。該項標準為修訂項目,替代GB/T 35609-2017《綠色產品評價 防水與密封材料》,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和國家綠色產品評價標準化總體組共同提出,由全國輕質與裝飾裝修建筑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95)歸口,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蘇州有限公司、中國建筑防水協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負責起草。本標準將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1、背景 Background
2017年12月8日,GB/T 35609-2017《綠色產品評價 防水與密封材料》正式發布。本標準作為國家層面批準發布的首批13項綠色產品評價標準之一。標準當年發布和實施,為我國的防水材料和密封膠綠色產品評價提供切實可行的試驗手段和評價方法,引導行業綠色化發展和轉型升級。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陸續提出“金山銀山”、“藍天保衛戰”、“美麗中國”、“3060”雙碳目標、“好房子”等一系列圍繞安全、綠色、低碳、舒適、耐久的頂層設計,“綠色”、“低碳”的概念愈發深入人心。此外,受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加之日趨復雜緊張的國際形勢之下,國家層面提出了“消費升級”的政策指導,以消費結構升級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刺激和拉動內需,推動未來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
因此,2017版標準發布至今,大環境、國家產業政策都已發生著深刻變革,對于防水密封行業而言,走綠色化、低碳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將是目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必然選擇。在此背景下,本標準開展了修訂工作。
2、主要技術內容 Main Technical Content
本標準是在總結我國多年來防水與密封材料綠色產品設計開發、生產應用及認證評價等工作的基礎上,按GB/T 33761-2024給出的指導原則進行修訂的,現對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簡述如下:
(一)界定了適用范圍及產品分類
標準明確了“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膠”三大類產品的術語和定義,給出了產品分類,并在附錄A中列出了主要防水與密封材料產品標準,對今后本領域的綠色產品評價認證工作提供明確的指導。標準范圍中的主要產品種類如下:
大類
|
產品名稱
|
防水卷材
|
瀝青防水卷材
|
彈性體/塑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濕鋪防水卷材、預鋪防水卷材(PY類)、種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瀝青類)
|
高分子防水卷材
|
預鋪防水卷材(P類和R類)、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熱塑性聚烯烴防水卷材、高分子片材、種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塑料類、橡膠類)
|
防水涂料
|
水性防水涂料
|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水性橡膠瀝青防水涂料
|
反應型防水涂料
|
聚氨酯防水涂料、聚脲防水涂料
|
熱熔型防水涂料
|
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涂料、熱熔橡膠瀝青防水涂料
|
密封膠
|
硅酮結構密封膠(幕墻用、中空玻璃用)、硅酮(SR)/改性硅酮(MS)建筑密封膠、其他建筑密封膠
|
(二)建立了防水與密封材料綠色產品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基本要求涵蓋了生產企業基本要求和產品基本要求。其中,生產企業基本要求的主要制定依據為:GB/T 33761—2024《綠色產品評價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21年6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于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第二次修訂)、GBZ 2.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 2.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等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定。產品基本要求在2017版“不得人為添加的有害物質”列表中,對“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名稱和縮寫進行了編輯性調整,根據意見刪除了DINP和DIDP這兩類毒性和危害程度低的長鏈物質。結合《中國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名錄》(2023年版)要求,增加了短鏈氯化石蠟的限制要求。
評價指標體系中的評價指標由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組成。一級指標包括資源屬性、能源屬性、環境屬性、品質屬性、低碳屬性五類指標。五類指標中的“低碳屬性”是相比上一版新增的項目,其他四類指標是在上一版基礎上進行修訂。二級指標的評價指標要求分為“綠色標桿產品”和“綠色產品”。其中“綠色標桿產品”定位與原標準相一致,以當前國內符合所有指標要求的該類產品比例不超過5%為取值原則,以充分體現綠色標桿產品在其他同類產品中的突出優勢;“綠色產品”為新增,用于擴大綠色產品的供給,“綠色產品”的指標在整體要求上略低于“綠色標桿產品”,但全部高于現行的國家或行業產品標準,以當前國內符合所有指標要求的該類產品比例不超過30%為取值原則。
(三)其他修訂的內容
主要包括以下:(1)2017版發布之后,有重點產品標準、方法標準發生了更新,本標準相關技術內容隨之修訂;(2)2017版標準針對防水涂料的品質屬性未涉及有害物質釋放量等要求,本次完善了相關技術內容;(3)原標準對產品耐久性能的要求相比國外先進標準還有較大差距,本次修訂對耐久性要求進行了提高;(4)本標準修訂并增加“低碳屬性”的相關要求,并且提出了防水與密封材料產品碳足跡的量化方法和報告編寫示例;(5)修訂了原標準中防水涂料產品的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并與行業標準《取水定額 建筑防水材料(報批稿)》協調一致。
3、結束語Conclusion
本標準的發布和實施,將對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評價標準體系,促進防水與密封材料制造業綠色轉型,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滿足城鄉建設的高品質需要,助力建材行業早日實現碳達峰目標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